●发展历程
西北大学城乡规划学科渊源于地理学之经济地理学科,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参与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和建设项目选址等工作,王成组、王成敬、陈宗兴等著名学者曾先后在本学科执教。上世纪90年代初,适应国家城市化和城市发展规划需求,将城市规划专业从经济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分出,单独设立四年制城市规划理科专业。1999年按照建设部要求,城市规划专业改为五年制工科。2004年开始培养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2009年城市规划本科和硕士专业首次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评估,成为当时通过评估的少数院校之一。2011年,获得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暨专业学位授予权(首批)。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城乡规划本科专业以优秀成绩通过住建部复评。
●师资配置
目前城市规划系拥有专职教师21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1名;博士学位获得者18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8人,注册城乡规划师7人,注册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1人。师资队伍中,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1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1人,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专委会委员1人,陕西“新工科”创新团队1个,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岗团队1支。
●培养目标
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在“三全育人”理念引导下,“三位一体”“五育并举”,结合西北大学的综合学科优势和人文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爱党爱国、敢于担责、乐于奉献的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具备国际视野,具有全空间、全要素系统分析特长,具备地理学缘特色,能够解决规划设计、规划管理、工程咨询、科学研究等复杂城乡规划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骨干。
●专业特色
西北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理念,以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城乡物质空间环境为核心,以城乡土地使用为对象,通过城乡规划的编制、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建设实施管理,实现城乡发展空间资源合理配置和动态引导控制的多学科复合型专业。依托地理学和环境科学的学科资源优势,初步形成了理工综合的办学特点,设有城市规划实验室、空间规划与管理工程研究中心,西安西大城乡规划与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教学研究平台。学科充分发挥西安地处古丝绸之路起点和当代“一带一路”战略支点的区位条件及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主动对接国家新时期“丝路发展”战略,立足西北、扎根西部,力争在丝路沿线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规划设计实践、干旱半干旱地区城乡资源环境保护利用及规划设计实践、西部地区国土空间治理及规划实践等方面,形成优势、显现自身学科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国内一流城乡规划学科。
●主干课程
学科平台课:城乡规划导读、自然地理学、测量与地图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建筑绘画、建筑设计初步与场地规划、住宅建筑与居住社区设计、公共服务中心(建筑组群)设计、国土空间规划原理、城乡规划系统工程、城乡经济与产业、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学科核心课: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乡村规划设计、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城乡道路与交通规划、中外城市建设史与规划史、城乡规划社会调查、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
主要实践性环节:建筑认识与测绘实习、城市认知实习、写生实习、建筑建造实习、规划设计周、生产实践、规划工作坊。
●就业与升学深造
西北大学拥有城乡规划学学术学位、城乡规划专业学位(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人文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博士学位授予权。
30年来,共培养近千名本科生、500多名硕士研究生,主要就业去向为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各级政府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部门、城市发展研究机构、政府政策研究机构、房地产咨询策划及开发公司等。许多学生成为各级政府发展计划、建设与规划管理部门,城乡规划研究设计单位,高校城乡规划系科的领导、技术负责人或学术骨干。
https://mp.weixin.qq.com/s/o_6lYFMe9qsUKppZfPVrDA